今天,廣東發出重磅政策「三連擊」。同日公布的三份文件,為珠海、汕頭、湛江三市帶去省專項支持「大禮包」。

三份文件整齊劃一都以「省委、省政府」的名義出台。分別是——

《關於支持珠海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的意見》

《關於支持汕頭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活力經濟特區的意見》

《關於支持湛江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意見》

由省里專門為一個地市「量身定做」支持政策,並不多見。而一口氣放出三個,力度不可謂不大。

尤其需要特別關注的是,在深圳、廣州之後,廣東再次對支持3市的工作提出建立「特事特辦」機制,開闢支持3地工作的綠色通道。

問題來了,這次為什麼是珠海、汕頭、湛江?

 政策落地「快車道」

建立「特事特辦」機制,是這兩年廣東省委、省政府支持地市發展的創新舉措。

最開始是為專門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而設立。在19年中央印發支持意見後,廣東立即提出建立「特事特辦」機制,對涉先行示範區事項優先安排。

隨後不久,在以省委深改委名義印發的廣州市推動「四個出新出彩」行動方案的通知中,提出以同等力度支持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明確點出建立支持廣州的「特事特辦」機制。

這項機制牽頭部門規格高,首先在省委辦公廳建立,對專門工作、綠色通道、政策協調、督查督辦、信息反饋、對口指導、資源共享等7個方面作出制度安排。之後很快覆蓋擴散到省政府辦公廳、省發改委等涉及的相關省直部門。

納入「特事特辦」機制,相當於坐上政策辦理「直通車」。比如在省委辦公廳,將由專人對接,對兩市提出的事項給予優先高效辦理,優先列入省委常委會年度工作要點、省重大會議活動安排計劃、年度發文計劃及重點發文項目清單,第一時間安排省委常委會會議、省委書記專題會議、省四套班子秘書長聯席會議等會議研究。在省政府辦公廳,對相關文件辦理,第一時間提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建立專項督查台賬。

此番再次將珠海、汕頭、湛江三市納入「特事特辦」機制,預計之後陸續支持三市發展的專項政策提上議事日程後將進入落地見效的「快車道」。

三地與省直部門的緊密聯動互動在文件中已有端倪。比如三個文件都不約而同地提出,組織省直部門選派幹部赴珠海、汕頭、湛江掛職幫扶,支持三地幹部到省直部門跟班學習。省地幹部之間的交流互動,有望進一步順暢對接,強化政策協同效力。

都市圈的「龍頭老大」

有心人會發現,廣深+珠汕湛,五個地市,恰與去年廣東提出的五大都市圈構想不謀而合。

去年5月同樣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印發的《廣東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若干措施》,明確提出科學制定廣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發展規劃,構建協同發展機制。

在5大城市群發展的圈層里,廣州、深圳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自不待言,兩座一線城市、超大城市實力雄厚、帶動力強、引領示範效應明顯,當仁不讓是兩大都市圈的龍頭老大。

但對於其餘三個都市圈而言,實事求是來看,區域內能起到核心引擎功能的中心城市「氣象」仍不鮮明。正是由此,近年來省里將汕頭、湛江定位為省域副中心城市加以扶持,並做大做強珠海的區域樞紐功能,意在以政策加持做實區域發展的龍頭。

這次專門出台專項支持文件,也是遵循著這一邏輯和脈絡。

這樣的用意在3個文件中比比皆是。比如對三地都明確提出打造區域消費中心。對珠海的戰略定位是區域重要門戶樞紐,提出建設珠江口西岸軌道交通中心、打造區域航空航運樞紐,建設區域高水平教育醫療中心。對汕頭提出加快區域創新中心建設,打造潮汕文化中心;對湛江提出建設區域創新、文化教育、醫療和商貿服務中心。

一個強烈的信號就是,引導優勢要素加速向3市集聚,除了要在經濟量能量級上牽引帶動區域發展外,更要為區域提供全方位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實現名實都符的龍頭功能。

不斷加碼的政策加持

事實上,這些年來,來自上級對三地的支持幫扶力度不斷加大。這次出台專門支持文件,正是反映了這一背景趨勢。

其中珠海坐擁國家重大戰略,其自身不僅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更關鍵的是在全力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國家層面的支持文件正在緊鑼密鼓制定中,一旦出台勢必將迎來重大利好。

這也深刻影響了珠海的城市發展定位,原來的「小而美」,正在向大而強、大而優轉型跨越。這幾年珠海明確提出打造樞紐型核心城市,並要構築特大城市框架基礎。

汕頭、湛江兩市,地處廣東東西兩翼,肩負著支持引領粵東粵西跨越式發展的特殊重任,這兩年省里的支持力度更是不斷加碼,兩市不僅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定點聯繫的地市,更是在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下與深圳、廣州建立深度協作機制,給予全方位定向幫扶,從而實現了獨特的「雙核+雙副中心」的區域協調發展動力傳導機制。

在這輪支持文件中,與珠海多側重特殊政策支持不同的是,對汕湛兩市的支持除了特殊政策外,更有一大筆真金白銀的投入,這突出體現在相關基礎設施出資比例的調整上。

[責任編輯:黃鶯]
資料來源:香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