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廣東經濟歷史性的跨境12萬億大關,金融充分發揮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撐作用。在1月25日舉行的廣東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副行長陳玉海表示,全年廣東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3.78萬億元,對實體經濟融資佔比為69.8%,有力支撐了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去年,該行還積極推動廣東金融創新,深入拓展外匯創新業務,啟動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推動「跨境理財通」試點落地,提升廣東對外開放水平。

金融支持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

陳玉海通報了一系列去年廣東全年金融數據。據悉,全年廣東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3.78萬億元,年末本外幣貸款餘額22.22萬億元,比年初增加2.66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存款餘額29.32萬億元,比年初增加2.55萬億元,同比增長9.5%。

同時,去年,廣東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貸款增速、綠色貸款等指標增速喜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貸款餘額266億元,同比增長53%;綠色貸款餘額達1.43萬億元,同比增長45.8%。

廣東基礎設施貸款也實現快速增長,增加對「穩增長」「補短板」重點建設項目資金支持。其中,2021年末,廣東基礎設施業單位貸款餘額達4.73萬億元,同比增長16.3%;廣東製造業單位貸款餘額達2.05萬億元,同比增長15.4%,其中,中長期貸款增速達35.8%;高新技術企業貸款餘額1.37萬億元,同比增長19.1%;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餘額1770億元,同比增長29.3%。

跨境理財通投資者逾2.2萬

在談到廣東金融創新時,陳玉海表示,人行廣州分行深入拓展外匯創新業務,優化外匯管理與服務,有力提升廣東貿易投融資便利度:啟動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推動「跨境理財通」試點落地。

關於「跨境理財通」試點成效,人行廣州分行跨境辦處長陳威透露,截至2021年末,「跨境理財通」業務辦理資金匯劃5855筆,金額4.86億元。其中,北向通業務3802筆,金額1.96億元;南向通業務2053筆,金額2.9億元。北向通累計購買境內投資產品1.6億元,南向通累計購買港澳投資產品1.2億元,產品範圍涵蓋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存款類產品、基金類產品、債券類產品等。

陳威介紹說,共有2.2萬投資者參與「跨境理財通」業務,其中北向通投資者1.4萬人,香港居民約佔三成,澳門居民約佔七成;南向通投資者0.8萬人,在大灣區內地各地市均有業務發生,超過九成來自廣州、深圳、東莞、珠海、佛山等地,業務辦理相對集中。

粵港澳大灣區三地有超過60家銀行參與試點,覆蓋了大多數的銀行機構,包括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外資銀行等。合作方式上,以同一銀行三地分支機構內部合作為主,跨行和一對多合作也有探索開展。

人民幣連續3年成大灣區第一大跨境結算貨幣

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新常態給廣東外貿企業帶來了挑戰,而跨境人民幣結算無疑可以幫助企業有效規避匯率風險、節省匯兌成本。據悉,2021年,廣東跨境人民幣結算量、佔比均創歷史新高,結算量達5.3萬億元,同比增長28.8%,佔同期本外幣跨境收支的比例達41.7%。其中,粵港澳大灣區跨境人民幣結算3.84萬億元,佔同期本外幣跨境收支的比例達53.1%,人民幣連續3年成為大灣區第一大跨境結算貨幣。

此外,廣東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辦理人民幣結算6149.82億元,同比增長48.5%;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成員國辦理人民幣結算5954.26億元,同比增長42.3%。人民幣結算便利化試點範圍擴大,讓改革紅利惠及更多市場主體。截至2021年末,廣東優質企業已達869家,累計辦理業務超過500億元;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市場主體近九成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結算,無須事前逐筆提交單據審核。

9項改革拓寬南沙自貿片區企業跨境投融資渠道

南沙自貿片區作為全國首批4個試點地區之一,獲批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1月24日,廣東外匯局印發《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外匯管理改革試點實施細則》。試點涵蓋9項資本項目改革措施、4項經常項目便利化措施,以及2項加強風險防控和監管能力建設的相關要求。

人行廣州分行外匯綜合處副處長李繼偉介紹,按照這一細則,南沙自貿片區企業跨境投融資渠道將進一步拓寬。例如,政策將支持中小微高新技術企業一定額度內自主借用外債,開展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和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試點,適度擴大對外資產轉讓的參與主體範圍和業務種類,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等。(記者 黃裕勇)

【責任编辑:  趙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