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增城:創新招商方式 客商接踵而來

    3月2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一行在深圳市調研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工作,並與廣東省有關方面就加強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等工作進行座談。廣東省政府副省長陳良賢出席座談會並致辭,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黃敏代表深圳作工作匯報,省政府副秘書長任小鐵主持會議。
    座談會上,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佛山市分別匯報了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工作的基本情況,深圳證券交易所、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廣州開發區,以及相關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代表也圍繞主題進行了專題匯報。
    申長雨予以高度評價。他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將一如既往支持廣東,特別是大灣區知識產權工作,他指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知識產權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廣東省委、省政府對知識產權工作高度重視,取得顯著成效。接下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將與廣東省一道,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特別是2020年11月30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發揮好與廣東省、深圳市的知識產權合作會商機制作用,更加注重知識產權頂層設計,自覺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更加注重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更加注重提高知識產權質量,支撐大灣區創新發展;更加注重推進知識產權合作,探索豐富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發展之路,為粵港澳大灣區一流灣區建設、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陳良賢表示,當前,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廣東乃至國家創新、人才、技術等要素富集的高地,是未來知識產權產出的重要區域,加強大灣區知識產權工作意義十分重大。廣東將以此調研為契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精神,大力推進引領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努力探索更多知識產權保護運用的有益經驗,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黃敏在匯報中指出,近年來,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國家知識產權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高水平打造保護知識產權標杆城市:一是構建了國內領先、國際接軌的綜合管理體系。二是構建了政府搭台、企業獲益的創新生態體系。三是構建了智慧高效、協同聯動的監管執法體系。四是構建了全門類、全方位、全鏈條的企業服務體系。下一步,深圳將認真落實此次會議精神,按照申長雨局長的講話要求,搶抓實施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機遇,高標準編制知識產權「十四五」規劃,高水平建設保護知識產權標杆城市,高質量打造全球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努力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貢獻深圳力量。
    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廣東省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政府負責同志,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代表等參加座談會。
    會後,國家知識產權局調研組、廣東省、深圳市相關領導赴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南方科技大學進行調研。(記者 姚志東)
[責任編輯:薛正軒]
資料來源:香港商報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廣州增城:創新招商方式 客商接踵而來

春暖花開的三月,依山傍水的荔湖湖心島上,落戶廣州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合景生命健康中心項目的生命健康展廳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參觀遊覽,而國際生命科技創新中心酒店和23棟獨棟建築正如火如荼建設當中。
    據了解,這是一家以引進生命健康、醫療器械等現代服務企業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目前中心酒店主體結構已完成了三分之二,23棟獨棟建築預計今年底竣工,可容納88家優質企業進駐。」項目負責人陳紫薇介紹道。
    該項目的落戶建設,是增城狠抓招商引資、助力打造宜業宜居宜養宜游優質生活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增城創新境內外小分隊招商、重大活動平台招商、中介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引進了超視堺第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廣州國顯(維信諾)第六代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華南總部、平安(增城)科技矽谷、廣州前海人壽醫院等一批龍頭項目,加快構建起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及新能源汽車、金融科技、大健康等主導產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
落戶在增城開發區的合景生命健康中心項目
 
    聚力「搭平台」 發展「拓空間」 增城開發區發揮主陣地、主戰場作用
    為充分發揮開發區的「主引擎」作用,近年來,增城實施「一區多園」發展模式,將仙村產業園、中新科技園、寧西產業園等具備良好產業基礎的園區整合併入開發區,實施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基礎優勢、政策優勢和服務優勢共享的政策。
    2020年,「一區多園」管理面積擴容到99.9平方公里,開發區核心區實現規上工業產值610億元(不含廣本),年均增長18%;固定資產投資194億元,年均增長41%;商品銷售總額2614億元,年均增長38%。
    除了大力引進大項目,增城還以「拓園區、拓對象、提效率、造環境」為抓手,加快僑夢苑「一苑多區」建設,著力培育新動能。目前,全區已陸續掛牌9個僑夢苑分園區,認定總面積超過22萬平方米。
    富士康科技小鎮、寶盛國際創新中心、珠江國際創新中心等社會資本投資的創新載體也在利好政策支持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吸引了一批優秀高端人才和創新創業項目進駐。
 
    出台「好政策」 產業「強支撐」
    「一個項目落地,除了考慮區位地理優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的扶持政策力度。從2019年以來,增城陸續出台了包括產業、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力度可謂全國區級一流,這對企業來說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寶盛國際創新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
    落戶在增城開發區,這家以生物醫藥和健康醫療為主導產業方向的園區已吸引了歐化藥業、星創視界、迪安診斷、達博生物、羅氏診斷創新(實驗)中心等創新創業企業進駐。
    在高質量項目落地的背後,是增城產業政策的有力支撐和營商環境的逐年改善。
 
    招商「走出去」 項目「引進來」
    地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有一批優勢品牌企業做支撐。過去五年,增城區領導和相關部門領導先後帶隊赴境內外開展投資促進和經貿活動超150批次,拜訪了豐田、西門子、本田等一批知名企業,推動了一批重大項目落戶。
    與此同時,增城先後舉辦20多場大型招商推介活動,組織參加50多場次高端招商對接會,大力宣傳增城宜居宜業宜養宜游環境,挖潛儲備了一批優質項目。
    除了向外促增量,增城還努力向內挖存量。通過開展「以商招商」,增城推動江銅、中新汽車、索菲亞、百能等本土企業增資擴產,推動豪進、中譽等本土企業加大投資,擴大業務範圍,提升企業競爭力。
 
    機制「更完善」 隊伍「更專業」
    據悉,為提高招商引資專業化水平,增城制定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區招商引資工作的方案》《增城區貫徹落實廣州市關於進一步完善招商項目質量評估體系工作相關精神的通知》等文件,組建區投資促進和籌建服務中心,規範招商工作流程,構建起以2個專職招商部門為「主力」、5個行業主管部門為「助攻」、13個鎮街為「後備」的「2+5+13」大招商格局。
    不僅如此,增城建立了招商督辦考核機制,將招商引資工作納入鎮街經濟社會發展績效考核;建設招商信息管理系統,實現招商信息統計的高效化、信息化。
    同時,增城積極與社會招商中介機構對接,在項目引薦、大型招商推介活動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廣泛凝聚起全區招商引資的強勁力量。目前,全區備案登記招商中介62家,中介機構推薦的思瑞克斯、維布絡安舍、中鎵科技集團總部等項目已落地建設,累計兌現招商引薦獎勵超193萬元。
    出台招商引資獎勵辦法、促進科技創新發展扶持辦法、服務企業二十條、外資十條、商務發展資金管理辦法、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扶持辦法、促進超高清視頻及新型顯示產業發展扶持辦法、加快推進企業上市掛牌工作扶持辦法、促進文化旅遊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辦法、高端服務業政策、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政策等,增強政策對產業發展的引導作用;實施創新創業領軍團隊(人才)支持計劃、人才獎勵支持辦法、促進僑夢苑創新產業集聚的政策舉措等,提高地區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設立高質量發展基金、鄉村振興基金、文旅產業基金等,為高質量發展和科技創新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務……通過不斷在產業支持、人才服務、科技創新、投融資等方面加強政策供給,越來越多優質企業被吸引進來,為增城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注入蓬勃動力。(記者 賴小青 )
[責任編輯:薛正軒]
資料來源:香港商報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製造強市再上台階 深圳工業投資規模首破「千億」大關

深圳工業發展再上新台階。小政從3月25日舉行的深圳市政銀企工業投資暨技術改造專項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上獲悉,2020年,深圳工業投資規模首破千億元,技改投資首破500億元;技改投資佔工業投資比重從2016年的29.3%上升到2020年的47.7%。

如果說工業增加值是一座城市工業發展的「底氣」,那麼工業投資增速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座城市未來工業經濟發展的潛力。此次實現「雙突破」,不難看出,深圳正加速布局工業經濟發展版圖,背後是深圳堅定不移發展工業的強大信心。

40年來,深圳堅持工業立市、製造強市不動搖,不斷推動深圳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高質量發展。其中工業投資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主要抓手,為深圳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能。

據了解,「十三五」以來,深圳推動工業投資上規模、優結構、增效能,2017年出台了「技術改造倍增計劃擴大工業有效投資三年行動方案」和「若干措施」,政策成效顯著。同時,建立重點項目庫,構建市區街道「三體一體」的工業投資穩增長工作專班與推進重點項目投資建設服務專員的工作體系,深圳工業投資和技術改造投資屢創新高。

投資作為穩定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作用也逐漸顯現。經過40多年的發展,深圳從「三來一補」的代加工為主,到成為全球製造業重鎮,製造業在深圳依然保持了強有力的發展勢頭。

據統計,2018年深圳全口徑工業增加值首次突破9000億元,同比增長9%,連續兩年位列全國大中城市首位,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工業增加值超過9000億元的城市。

2020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和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衝擊,深圳工業經濟表現出強勁韌性。據統計,去年深圳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74萬億元,連續兩年位居國內大中城市首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0%;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先進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達72.5%、66.1%。

以工業立市,深圳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如今,建設深圳先行示範區,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成為深圳的首要戰略定位,如何加速製造業新一輪轉型升級,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深圳無法繞開的重要命題。

今年3月1日,深圳《關於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打造製造強市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正式實施,大力支持深圳製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若干措施》的目的就在於不斷鞏固深圳製造業在全國乃至全球市場上的重要地位,目標高遠,措施有力,針對性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長安表示。

綜合開發研究院(深圳)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認為,一個城市,如果沒有強大的製造業的支撐,它的創新可能就會受影響,它的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也會受影響,進而就會影響到一個城市的發展競爭力。

「深圳提出打造製造強市,這個『強』就是指高質量。」郭萬達認為,強調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是深圳在新發展階段的必然要求。

小政注意到,25日的簽約儀式上,除深圳工業經濟發展情況數據外,還有一項事關深圳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合作值得關注——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與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北京銀行等7家在深銀行機構,舉行政銀企工業投資暨技術改造專項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這可以說是對深圳工業及技術改造投資的「加碼」,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金融的活水。

據了解,此次協議聚焦工業投資和技術改造項目,銀行根據實施企業的金融需求特點和發展需要,加大信貸產品研發力度,為工業和技改項目提供多渠道、定製化、綜合性的融資服務。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專項合作,形成由政府協調引導、銀行機構主動服務、企業積極作為的「1+7+N」政、銀、企合作模式,用好用足貸款風險補償政策,各大銀行加大對深圳製造業企業信貸投放力度,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為企業投資和技術改造播撒「及時雨」,激勵企業加大工業投資和技術改造。

事實上,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深圳各個銀行機構多措並舉,推動中小企業貸款量增價降,加大對受困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措施,開展「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多渠道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需求。

2020年,深圳新增製造業貸款945億元,超過前2年的增量總和;全市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超過40%,佔製造業貸款餘額比重達50.4%;全市各個銀行機構加大對受困企業信貸支持力度,86家防疫重點保障企業獲得優惠利率貸款47.6億元。

目前,製造業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突出,金融對製造業的支持存在進一步優化提升空間。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在「50億元中小微企業銀行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對企業利用銀行貸款進行技術改造給予貼息支持的政策基礎上,主動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溝通交流,達成政銀企工業投資暨技術改造專項合作,推動產業項目獲得信貸支持高效落地。

此次「聯手」,將有效破解製造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發展痛點,進一步激發製造業的發展活力。

各項有力措施下,深圳將掀起新一輪工業投資和技術改造的熱潮,推動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製造強市。

[責任編輯:黃鶯]
資料來源:香港商報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香港] 余偉文:金管局正與人行及多國央行推進數碼貨币跨境網絡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透露,金管局正與人民銀行轄下機構,就數字貨幣項目進行合作。包括建立「多種央行數碼貨币跨境網絡」等,據稱,泰國央行、阿聯酋央行、中國人民銀行、金管局正一起推進該項目,旨在促進跨境支付,期間人民銀行使用數字人民幣,而香港則使用數字港元。

此外,余偉文還透露,目前人民銀行已經以區塊鏈建立了一個貿易融資平台,將所有的文件審核等步驟電子化。正在與金管局探討如何將其與跨境支付結合在一起,目前正在進行概念論證,將來內地與香港的貿易可以利用區塊鏈進行貿易融資,更加方便快捷,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出現一筆貿易在多家銀行重復融資的騙貸現象。

對於目前的金融市場,余偉文表示,金融市場最大的擔憂是央行的貨幣政策如何正常化,美國聯儲局的貨幣政策一旦轉向,可能會觸發全球資金流向逆轉,從而成為衝擊市場的「黑天鵝」或「灰犀牛」,市場調整可能更快更深。

余偉文指資產價格與實體經濟似乎脫節,有泡沫化現象出現。超低利率疊加非常寬鬆的財政政策,推高了資產價格,金融穩定存在隱憂,建議亞洲央行未雨綢繆,維持充足的財政儲備,保證銀行體系的資本、流動性緩沖等應對措施。

不過,余偉文強調,金管局展開壓力測試後,認為香港銀行是完全可以應付不同嚴重情景,包括突然資金流出,股市、樓市價格大幅調整,客戶提款突然增加等。

在采訪中,他再次表示,希望理財通今年下半年啟動。

[責任編輯:程向明]
資料來源:香港商報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廣州開發區推營商環境改革4.0版 加大粵港兩地「跨境通」業務

3月24日,記者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召開的「營商環境改革4.0」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該區近日出台《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深化改革創新全面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下稱「營商環境改革4.0」),從6個方面提出23項改革任務、168條具體措施,著力打造系統化、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高效便利化的「黃埔Smile」營商品牌。

據悉,該行動方案將加大在粵港兩地「跨境通」業務互認互通,將商事登記「跨境通」範圍從港澳拓展至新加坡,推動信用建設、知識產權等領域與港澳互認互通,深化「單一窗口」「兩步申報」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度,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國際化水平。更加重視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一方面充分發揮人工智能AI、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政務領域的作用,率先探索企業鏈碼、全面推廣電子證照、建設「容e查」平台,以數碼化轉型倒逼服務方式重塑,讓「數據跑」代替「群眾跑」;另一方面著力提升政務服務質量,深化「新郵政+智政務」服務模式、增設政務服務智慧分中心、實行園區「首席聯絡員」等,多措並舉優化市場主體辦事便利度。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深化「吐槽大會」、營商環境觀察員等制度,真正讓市場主體參與營商環境建設。

准入即准營 拿地即動的「黃埔速度」

近年來,黃埔區營商環境持續向好,市場准入便利度不斷提升。圍繞各地普遍存在的「准入准營不同步」問題,本次營商環境改革4.0給出解決新招。

一方面,證照齊提速,准入即准營。推動「照後減證」和簡化審批,大力推行「證照分離」全覆蓋。同時,率先在市場監管領域內試水,把准營環節全部前移,在全省首推食品、藥品、醫療器械許可「告知承諾」信任審批、100%「證照同辦」,非現場審核事項100%「當日辦結」。下一步,還將推行「一業一證」改革,將同一行業涉及的「多張證」整合為「一證」即可開業,實現「准入快、准營易」。

另一方面,針對企業新業態、新模式政策空白問題,創新出台「黃埔規則」。建立「兩庫、雙研判」機制,通過專家論證,為企業量身定製「一品一類一策」審查規則,讓企業能夠取得許可,搶佔市場先機。「去年我們推出新型食品『一品一策』,為多家企業的新產品創造產值超5000多萬。今年再推新型餐飲服務『一類一策』。」鄧慧瑜表示,「通過商事制度系列改革,投資者在進入黃埔的第一道關口,一定能深刻體驗到黃埔溫度和黃埔速度。」

此外,工業項目審批成為本次營商環境改革4.0極為關鍵的一個方面。通過分類和分階段改革,該區打出「拿地即動工」改革「組合拳」。針對符合條件的簡易低風險項目,通過政務服務網全信任審批實現工程規劃許可證、人防審核意見和施工許可證「即來即辦」,「一次申請,三證齊發」。實施「三階段」施工許可,企業在選定施工總承包單位後,可以根據建設時序按「基坑支護和土方開挖」、「地下室」、「±0.000以上」分三階段辦理施工許可,為企業節約3-6個月的時間。推行「帶規劃方案出讓」用地模式,大大減少企業籌建成本。(記者朱樺 通訊員范敏玲 、徐潔芹、廖俊豪)

頂圖: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營商環境改革4.0」新聞發布會現場。李建均 攝

[責任編輯:黃鶯]
資料來源:香港商報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各項經濟數據全面增長!穗番禺區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

今年1-2月,番禺區經濟運行繼續延續2020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的良好勢頭,龍頭企業帶動全產業鏈生產經營全面提速,主要行業指標高速增長,實現總量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為一季度經濟發展「開門紅」打下良好基礎。
 
    產業指標全面恢復
    記者了解到,全區工業、商業、房地產銷售面積指標實現總量均已超過疫情前同期水平,且為近年來新高。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85.86億元、增長58%,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長8.3%。番禺汽車城加速產能釋放,汽車城整體實現產值76億元、增長82%,實現整車產量4.39萬輛、增長79%。限上商業額287.42億元、增長47.5%,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長8.3%。其中,限上批發業、零售業銷售額分別增長45.5%、55.2%,限上住宿業、餐飲業分別增長44.3%、63.6%。商品房銷售面積30.86萬平方米、增長5.5倍,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長71.8%。
 
    社會需求加速釋放
    番禺區需求端「三駕馬車」加速釋放,實現總量均已超過疫情前同期水平。固定資產投資93.65億元、增長109.5%,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長37.6%。基礎設施投資29.96億元、增長76.7%。項目建設力度持續加大,區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69.5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31.2%,高於時序進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4.36億元、增長34.7%,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長4.8%。外貿進出口總值189.2億元、增長44.3%,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長8%;其中出口增長57.1%,進口增長18.8%。
 
    財稅與要素投入指標轉好
    1-2月,全區國內稅收收入(不含海關代征)78.73億元、增長25.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04億元、增長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7.96億元、增長7.4%,實現規模已達到或超過疫情前同期水平。工商業資源要素投入高速增長。全區工業用電、用水、用氣(管道煤氣)分別增長47.4%、25.6%、37%,商業用電、用水、用氣(瓶裝石油氣)分別增長52%、5.9%、65.7%,生產要素恢復已達到或超過疫情前同期水平。(記者 朱樺 通訊員 番宣)
[責任編輯:薛正軒]
資料來源:香港商報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大灣區規則銜接及機制對接成法治實踐熱點

記者24日從廣東省司法廳獲悉,「從法律視角看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及機制對接」研討會暨2021年省涉外經貿法律服務律師團全體會議日前在該省律師協會召開,這也是省司法廳、省商務廳2021年聯合策劃的「以法慧企、粵行越穩」涉外法律服務系列活動的首場活動,省司法廳、省商務廳、省律師協會相關部門負責人、省涉外經貿法律服務律師團成員及部分律師事務所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上,6名律師代表從粵港澳大灣區「一國、兩制、三法域」的現實出發,圍繞規則銜接及機制對接,就經貿法律衝突與解決、商事調解法律制度創新、服務貿易自由化的法律監管、區域法律服務合作、知識產權保護、與國際其他灣區的法治建設比較等領域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成果,並提出了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研討會後召開了2021年省涉外經貿法律服務律師團全體會議,部署安排今年涉外法律服務工作。全體成員表示,將積極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圍繞推進粵港澳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深入開展法治實踐,為建設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貢獻廣東律師的智慧與擔當。(記者 李苑立)

[責任編輯:刁瑾玲]
資料來源:香港商報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擁抱大灣區】港澳青年之家配套周全 港青羊城創業風頭勁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實施,廣州陸續出台了一批支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的優惠政策,並在各區設有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為創業者提供配套服務。近年在穗創業的港澳台青年越來越多,那些飲頭啖湯的港青創業成績怎樣?記者近日採訪到兩位代表。

 覓心理諮詢發展機會

王慧璐是在香港出生的女孩,現在是辰耀心理諮詢服務公司的創始人。她2013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專業是人力資源管理。在香港匯豐銀行工作一年多後,她來到廣州創業。

談到創辦心理諮詢室的初衷,她告訴記者,廣州已經像香港一樣,大多數白領忙碌而緊張,承受著職業與家庭的壓力。但她發現廣州的心理諮詢服務業與經濟發展不匹配。「國外的心理諮詢業務量很大,大約三成的家庭都有約過心理諮詢。但廣州的比例僅3%左右。心理問題如果不解決好,就容易產生社會問題。我覺得這裏既有商業機會,也有一份社會責任。」王慧璐說,有了這些想法後,她便計劃進入這一行業,後來找到興趣相投的朋友,共同籌建了這間心理諮詢中心並於2019年運作。

採訪中,記者看到王慧璐位於廣州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的心理諮詢室雖然只有一個房間,但布置得很溫馨。她告訴記者,除了熱線與網上諮詢外,她還與一些企業合作,定期去輔導,幫助員工調整心態,間接幫助企業提高員工工作效率。目前已經與五六家企業有長期合作,初步打開了自己的市場。

談及創業感受,她坦言,自己能快速實現創業夢想,與當地政府設立的港澳青年之家分不開,這裏的服務配套很周全,前期的租金水電都有一定優惠,還在企業宣傳與客戶拓展上幫助創業者。她認為香港青年如果要創業,前往語言和飲食習慣基本相同的廣州,真是個不錯的選擇。

網銷創業磨煉打基礎

而曾捷則是一位1995年出生的香港青年,從香港浸會大學畢業後,他來到廣州天河區創業已經有一年多,辦公地點設在位於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總部。記者見到他的辦公區域僅容納3個工位時,他立即解釋道:「業務主要在網上,這裏只是一個窗口。創業一年多,去年雖遇到疫情,但銷售額也突破了200多萬元。」

據他介紹,自己祖籍是廣州,媽媽是香港本地人,父親則在廣州從事建築行業多年。在香港念完大學後,他來到廣州,但並不想跟著父親重操舊業。他認為未來的生意大多在網上,便跑回香港成立了千壽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並任董事長,再到廣州以港企的身份從事網絡銷售。

「我的公司業務主要是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銷售網紅生物科技產品。」曾捷告訴記者,他先在網上迅速找到消費熱點,隨後找到頭部廠家前往訂貨,同步在網上銷售。不曾想到,這樣的銷售方式去年獲得200多萬元的銷售額,純利達到30餘萬元。曾捷坦言,去年生意受到疫情的影響,今年開局的生意比去年好得多,下一步準備將業務拓展到佛山、東莞等地,預計今年銷售收入會翻倍。

談及創業感受,曾捷說,大灣區有近7千萬人口,這是香港市場比不了的,加上內地創業環境好,發展和上升空間比香港大,令他很有成功感。但他亦明白自己現在的商業模式相對簡單,容易被淘汰,所以他堅持學習和交流,不斷發現新商機。「現在創業主要是磨煉自己、打好基礎,未來會創辦一間真正的生物科技公司。」曾捷說。(記者李苑立、賴小青)

[責任編輯:劉深]
資料來源:香港商報

 

Nothing found.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中國成全球疫情下貿易「大贏家」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援引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在貿易「曲速」恢復期間搶佔了市場份額後,中國在西方因新冠肺炎疫情實施封鎖的情況下成為貿易「大贏家」。對此,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北京經濟運行研究會副會長田雲認為,中國在疫情防控和處置上成績斐然,非其他國家能比,加上中國的全產業鏈優勢、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等因素,中國成為貿易「大贏家」無可厚非。

外貿進出口表現強勁

報道稱,全球貿易在去年11月達到疫情前的峰值,但美國、歐元區和許多新興市場仍未達到正常水平。報道指出,中國貿易在7個月內完全恢復,出口大幅增加。法國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克勞斯‧巴德爾說:「中國顯然在全球貿易中搶佔了更多的市場份額。除中國以外的亞洲新興市場經濟體也是如此,但其他一些新興經濟體的貿易處於艱難時期。」

2020年,中國在疫情防控取得巨大成果的情況下,外貿進出口快速回穩,表現強勁,從2020年6月份起連續7個月實現正增長,全年進出口、出口總值雙雙創歷史新高,國際市場份額也創歷史最好紀錄,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田雲認為,中國的貿易在疫情當中表現出色,還與中國的全產業鏈優勢有關。他指出,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的國家,加上疫情防控非其他國家能比,此前流向越南、印度等國家的訂單在陸續回流,導致了中國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出口的超預期增長。此外,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以來,中國一直狠抓營商環境的改善、通關的便利和加大對外開放,這都為中國外貿的暢通助一臂之力。

而今年前兩個月,中國的外貿進出口依然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強勁表現。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以美元計,中國1-2月出口同比增長60.6%,進口同比增長22.2%。經濟學家們預計,隨著重新開放的步伐加快,2021年又將是貿易快速增長的一年。

田雲表示,今年中國前兩個月的貿易表現搶眼,且超預期的,預計全年的貿易增長會維持高速增長的態勢。他指出,一方面是,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經濟體的政策沒有轉向,全球通脹預期升溫,有利於拉動中國外貿的需求;另一方面,內地產業鏈的恢復一如既往地順暢、通關便利程度日益改善等因素,也有利於中國貿易大國地位的維持。(記者朱輝豪)

[責任編輯:靜文]
資料來源:香港商報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深广港三城进入前十 大湾区城市群优势明显 《机遇之城2021》发布

  3月19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了《机遇之城2021》报告,排在前四位的依然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粤港澳大湾区有三座城市进入前十,分别是深圳、广州、香港。

报告观察城市范围继续扩大到47座,整体观察区域上覆盖了中国多个主要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其中,粤港澳大湾区的“9+2”城市已完全覆盖,具体排名分别是:深圳(3)、广州(4)、香港(10)、珠海(23)、东莞(24)、佛山(25)、澳门(27)、中山(35)、惠州(39)、江门(44)、肇庆(47)。

普华永道中国广东市场主管合伙人王斌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技术、交通、宜商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优势明显,深圳、广州、香港三大核心城市引领带动湾区的发展。

报告的调研包括十个观察维度,涵盖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城市基础设施、自然环境、人口、城市治理及城市影响力等多个层面,十个观察维度下共设58个变量。

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成都、武汉、苏州、香港。

从10个维度的指标来看,深圳、广州、香港三城居多项前列。

深圳在技术成熟度排名第一,其中,专利授权、新能源汽车普及率、移动互联和数字城市4个变量均位列第一,创新驱动发展特征突出。此外,深圳在城市韧性指标排名第三,交通与城市规划指标排名第二,文化与生活指标排名第三,营商环境排名第二。

广州在智力资本和创新指标排名第一,其中,高等教育规模排名第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技支出排名前十,人才、技术以及科技投入领先。此外,广州在技术成熟度排名第二,区域重要城市指标排名第二,交通和城市规划指标排名第三,文化与生活指标排名第四,经济影响力指标与杭州并列第四。

香港则在城市韧性、经济影响力两项指标排名第一,在区域重要城市指标排名第五,宜商环境指标与北京并列第四。

南方日报记者 彭琳 傅鹏

 相关

  中国城市更新评价指数(广东省)研究报告发布:

  广深佛莞整体更新水平较高

目前,广东各地城市更新所处的发展阶段差异较大,梯度分布明显。深圳、东莞、佛山、广州整体更新水平较高;在政策评价结果和管理评价结果等指标,深圳表现均为最优,跻身第一梯队。

近日发布的《2020中国城市更新评价指数(广东省)研究报告》(下称《报告》)给出了这一结论。该研究由中指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广东省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协会和卓越城市更新集团四家单位联合发起,旨在推动构建中国城市更新发展评价指数体系。

《报告》显示,目前城市更新所处的发展阶段差异较大,梯度分布明显。深圳、东莞、佛山、广州整体更新水平较高,在政策、管理、效能方面表现突出。中山、珠海、江门、惠州、肇庆加速构建政策及管理体系助力城市更新发展,城市更新仍处于持续探索阶段,未来仍将大力构建相关的治理体系。

从管理评价结果来看,不同城市在机构健全度、专规完善度、市场参与度方面分化明显。其中,深圳管理指数最高,为第一梯队;广州、东莞、佛山、中山、珠海管理指数大体相当,为第二梯队;江门、肇庆、惠州管理指数大体相当,为第三梯队。

南方日报记者 黄叙浩

实习生 李晓 通讯员 谭宏伟

编辑: 周存
資料來源:南方网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