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支持前海合作區率先建立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

據最高法網站22日消息,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支持和保障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意見》《關於支持和保障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的意見》。其中提出,完善前海合作區國際商事審判組織體系,支持在前海合作區進一步健全完善國際商事審判組織體系,構建公正、高效、便捷、低成本處理國際商事糾紛體制機制,打造粵港澳商事審判優選地。

另外,完善域外法查明和適用機制。支持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人民法院設立域外法查明機構,重點加強包括葡語系國家(地區)、澳門在內的域外法查明服務,支持境內外法律專家在橫琴法院出庭提供法律查明協助。支持橫琴法院申請授權試點探索域外法適用機制,在不違反我國法律基本原則或者不損害國家主權、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允許在橫琴合作區註冊的港資、澳資、台資及外商投資企業協議選擇域外法解決合同糾紛,或者適用國際條約、國際慣例和國際商事規則化解糾紛。

據此前報道,2021年9月5日、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向社會公開發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

【責任编辑:  楊穎婕】

 

相關消息


人民幣超越日圆 成全球第四大活躍貨幣

《上海證券報》22日刊發文章《超越日圆!人民幣成全球第四大貨幣》。文章稱,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1年間,外資累計淨增持境內債券和股票超過7000億美元,年均增速34%。

與此同時,人民幣全球活躍度再上新台階。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12月,在基於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份額佔比升至第四。這也是自2015年8月以來,人民幣國際支付全球排名首次超越日圆,躋身全球前四大活躍貨幣。

外資4年淨增持境內債股超7000億美元

「金融市場對外開放,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增強。外資增加對人民幣資產的配置,逐漸成為資金跨境流入的重要渠道。」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1月21日在國新辦就2021年外匯收支數據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王春英表示,在外資增加對人民幣資產的配置方面,有三個特點比較突出:

一是增長速度快。2017年擴大資本市場開放以來,2018年到2021年,外資累計淨增持境內債券和股票超過7000億美元,年均增速34%。

二是提升潛力大。當前,外資在我國股市和債市中的佔比保持在3%至5%水平,與日本、韓國、巴西等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相比都比較低,未來提升潛力比較大。

三是投資價值高。人民幣資產與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資產價格、收益的相關度比較低,是國際投資組合分散風險非常好的選擇。

人民幣六年來首次躋身全球前四大活躍貨幣

來自SWIFT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12月,在主要貨幣的支付金額排名中,美元、歐元、英鎊分別以40.51%、36.65%、5.89%的佔比位居前三位。日圆佔比降至2.58%,從此前的第四位下滑一位,降至第五。

人民幣上升一位,躋身全球前四大活躍貨幣。這也是人民幣國際支付全球排名自2015年8月以來,首次超越日圆。

從比例來看,人民幣全球支付佔比由2021年11月的2.14%升至12月的2.7%;從金額來看,2021年12月,人民幣支付金額較11月增加了34.6%,同期全球所有貨幣支付金額總體增加了6.44%。

光大銀行(3.420, -0.03, -0.87%)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對記者表示,2021年12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佔比進一步提升,與我國外貿活躍及人民幣資產吸引外資持續流入的表現基本一致。

「國內疫情防控態勢向好,經濟整體運行在合理區間,結構持續優化,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整體運行平穩,海外貿易各方對人民幣作為結算支付工具的意願不斷增強。」周茂華說。

人民幣有望成為第三大儲備貨幣

人民幣在支付領域活躍度不斷提升的同時,其作為官方儲備貨幣的地位也在不斷鞏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數據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人民幣在COFER中佔比再度上升,創下2016年第四季度IMF報告該數據以來的新高。

2021年第三季度,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由2021年二季度的2.61%升至2.66%,位居全球第五位。這也是IMF自2016年開始公布人民幣儲備資產以來的最高水平。「近年來,全球外匯儲備資產中,人民幣佔比也在穩步提升,反映全球央行對人民幣資產青睞有加。」周茂華說。

業內預計,人民幣外匯儲備佔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相應的,外資增持人民幣債券也還有很大潛力。

「2022年,儘管全球市場依然存在大量不確定因素,但人民幣債券市場仍將是全球投資者進行多元化投資時的有利選擇。」德意志銀行集團大中華區宏觀策略主管劉立男認為,由於中美十年期國債的利差長期維持高位,全球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的持有比例相對較低,且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深入,全球投資者仍將持續加碼人民幣資產。

這也將推動人民幣在國際舞台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周茂華表示,從趨勢看,人民幣全球支付佔比與中國經濟體量、貿易量仍不匹配,相對於美元、歐元等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國內經濟長期發展向好,人民幣穩步推進國際化,國內加快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未來人民幣在國際中支付、投資、儲備作用不斷增強。

摩根士丹利研究部預測,貿易加權人民幣可能長期保持波動中升值的趨勢,預計到2030年,人民幣有望成為僅次於美元和歐元的第三大儲備貨幣。(資料圖。)

【責任编辑:  羅維維】

 


2021年廣東外貿首次突破8萬億元 一年增量1.18萬億元

分析廣東主要貿易方式可以發現,2021年,廣東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19.1%,佔廣東外貿總值的52.3%,較上年提升1.1個百分點;加工貿易增長13.2%,佔27.3%;保稅物流增長19.2%,佔15.8%。

民營企業繼續在廣東外貿中保持活力。2021年,廣東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9.5%,佔廣東外貿總值的56.4%,較上年提升1.3個百分點;外商投資企業增長13.3%,佔38.2%;國有企業增長13.1%,佔5.1%。

在廣東的貿易產品中,2021年,廣東出口機電產品增長17.4%,佔出口總值的69.1%,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家用電器、電工器材分別增長18.7%、13.2%、20.9%。同期,進口機電產品增長13.2%,佔進口總值的66.6%,其中,集成電路增長23.3%。(記者黃裕勇 通訊員陳琳、呂美錦)

頂圖:「深圳蛇口-南海九江」組合港項目啟動。

【責任编辑:  靜文】

 


東莞料去年GDP突破萬億大關

 5日,中國共產黨東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會開幕。東莞市委書記肖亞非在《立足「雙萬」新起點 聚焦科技創新和先進製造 奮力譜寫東莞現代化建設新篇章》的報告中透露,初步預計,2021年GDP突破萬億元大關;未來五年,東莞要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聚焦科技創新和先進製造業,着力擴大雙向開放優勢,努力實現經濟在萬億新起點上加快高質量發展,GDP總量突破1.4萬億元。

    過去五年爬坡越坎  邁入「雙萬」城市

肖亞非表示,過去五年,東莞發展極其特殊、極不平凡。東莞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雙統籌」,地區生產總值連跨7000億元、8000億元、9000億元三大台階,初步預計2021年突破萬億元大關;五年新增常住人口超過220萬人,正式跨入千萬人口特大城市行列。

002.jpg

東莞市委書記肖亞非透露去年東莞GDP突破萬億大關

創新發展方面,松山湖科學城納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R&D佔比提升至3.54%,排名全省第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預計達7387家,穩居全省地級市第一,科技創新綜合競爭力挺進全國城市20強、地級市第三。

    聚焦科技創新和先進製造  未來五年GDP破1.4萬億

站在「雙萬」新起點上,東莞未來如何發展!肖亞非表示,今後五年,是東莞增創科技創新和先進製造新優勢、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五年。東莞將聚焦科技創新和先進製造,努力實現經濟在萬億新起點上加快高質量發展,實現千萬人口與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榮,奮力譜寫東莞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GDP總量突破1.4萬億元,主要經濟指標保持穩定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提高到25%,新經濟、新產業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城市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地級市前列。

創新引領產業發展形成強大動能。R&D佔比達到3.7%,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增至1.2萬家,人才總量達到383萬人、佔比達到35%,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43%,以高技術產業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形成。

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統領,強化科研平台支撐,促進創新成果轉化,培育壯大創新主體,激發創新創業創富活力,加快打造大灣區科技創新新高地;以改革開放再出發為牽引,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着力擴大雙向開放優勢,加快打造大灣區體制機制新高地。(記者 冷運軍)

頂圖:中國共產黨東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會開幕

【責任编辑:  趙書琪】

 


廣東發放首批港澳傳統外用中成藥內地上市註冊證書

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2021年12月31日發放首批港澳傳統外用中成藥內地上市註冊證書,首批藥品包括澳門的張權破痛油、香港的和興活絡油和紫花油,其中,澳門的張權破痛油是澳門地區首次有中成藥獲批內地註冊上市。首批港澳傳統外用中成藥的內地上市獲批,標誌着廣東省落實國家有關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惠港惠澳政策順利實施並取得實效。

「如今註冊程度得到簡化,3個多月就通過藥監局的審批工作,並取得在內地上市的藥品註冊證書,過程很順利。」香港紫花油內地總代理商、廣東恆林源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海東稱,內地市場很龐大,此前主要通過跨境電商進入內地市場,但由於「觸網」人群主要為年輕人,因此銷售量受限,「如今取得內地上市證書後,藥品能在內地藥房售賣,老年人也能輕鬆購買,進一步擴大使用人群。」

「其它香港藥企對此政策也很感興趣,不斷開會研討推進相關藥品註冊,相信不久將來會有更多符合規定的港澳傳統外用中成藥在內地上市。」黃海東稱,該公司後續也將推出更多港澳外用中成藥品種,向藥監局提交在內地的上市申請。

澳門張權破痛油中藥廠董事長張建能稱,「破痛油」已經有60年歷史,此前都只能在港澳地區銷售,「粵港澳大灣區民眾有使用傳統中成藥的習慣,希望通過此次在內地上市,能夠藉此打開內地市場。」

自8月27日,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簡化在港澳已上市傳統外用中成藥註冊審批的公告》以來,積極向港澳地區中成藥企業開展政策宣傳和諮詢服務,並針對不同港澳企業面對的問題困難,安排專人輔導,逐一跟蹤解決。通過申報前提前介入的方式,協調大灣區內地藥品檢驗和安全性評價研究資源,為港澳企業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同時,以港澳傳統外用藥在港澳地區上市使用實際作為重要證據,嚴格把握審評審批標準不降低,確保內地上市產品質量。截至目前,已有9家港澳企業共12個傳統外用中成藥品種提交申請,其中首批3個品種完成技術審評並獲批,預計2022年上半年將有第二、三批品種相繼獲批。

接下來,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繼續加快港澳傳統外用中成藥內地註冊上市的審評審批工作,推動更多優質的港澳傳統中成藥在內地註冊上市。二是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指導下,加強與港澳藥品監管部門中成藥註冊審評審批機制對接,逐步提升廣東省中成藥註冊審評審批能力,並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為港澳企業提供更多便利。

【責任编辑:  朱劍明】

 

相關消息


《深圳市個人破產信息登記與公開暫行辦法》1月10日起實施

 2021年12月31日,深圳市破產事務管理署印發《深圳市個人破產信息登記與公開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自2022年1月10日起正式實施。

2021年3月1日,國內首部個人破產法規《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以下簡稱《個破條例》)正式實施,國內首家破產事務管理機構「深圳市破產事務管理署」掛牌成立,為「誠實而不幸」的債務人帶來了「福音」,但同時也要防範個人破產制度實施可能產生的問題,比如債務人通過不法手段,偽造「假破產」,達到「真逃債」。

《暫行辦法》通過規範個人破產信息登記、公開及相關活動,提升個人破產案件辦理透明度和公信力,保障債權人知情權,形成破產監督合力,有效防範破產欺詐,進一步推進個人破產制度試點改革向縱深發展。

根據《暫行辦法》規定,破產事務管理部門登記、公開的個人破產信息涵蓋整個破產辦理程序,包括個人破產案件受理、審理、考察期或重整計劃執行期、和解協議執行期等階段。

【責任编辑:  朱劍明】

 

相關消息


RCEP正式生效 超大自貿區改寫全球經貿格局

 2022年1月1日,備受關注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生效實施。隨着這一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落地,全球經貿格局將被改寫。

RCEP是各項指標領先的超大自貿區,成員國總人口達22.7億人,GDP達26萬億美元,出口總額達5.5萬億美元,均佔全球總量約30%左右。各方普遍認為,RCEP蘊含著巨大的經濟體量和發展空間,將為本地區和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強大動力。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RCEP對區域經濟影響評估報告》模擬結果顯示,到2035年,RCEP將帶動區域整體的實際GDP、出口和進口增量分別較基準情形累計增長0.86%、18.30%和9.63%,區域經濟福利累計增加1628億美元。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測算,到2030年,RCEP有望帶動成員國出口淨增加5190億美元,國民收入淨增加1860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RCEP大多數成員國也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成員。在經濟全球化受阻和全球價值鏈重塑背景下,RCEP生效實施將進一步提升亞太地區經濟在全球範圍內的分量。

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研究員萬指出,無論從經濟總量還是貿易額角度看,RCEP都幾乎佔到全球三分之一。其生效標誌着亞太這一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地區的一體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從協定具體內容看,RCEP各成員普遍實現了較高的自由化水平。協定生效後,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主要產品立刻降稅到零和10年內降稅到零,有望在較短時間內惠及各國企業和消費者。中方與其他RCEP成員間還普遍相互承諾了對少量稅目降低部分關稅稅率。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倪月菊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隨着區域內關稅稅率逐步下調、非關稅壁壘逐步減少以及貿易便利化水平逐步提升,區域內貿易佔比將進一步提升,進而增強區域內貿易黏性,該區域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也將不斷提升。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國際市場、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都發生了結構性改變。通過提高區域內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RCEP還將帶來供應鏈重構增效等積極效應。

RCEP在貨物貿易領域的另一大亮點是原產地累積規則。原產地累積被廣泛稱為RCEP貨物貿易領域最亮眼的成果。根據原產地累積規則,在確定產品原產資格時,可將各RCEP其他成員國的原產材料累積計算,來滿足最終出口產品增值40%的原產地標準,從而更容易享受到優惠關稅。

中國商務部國際經貿關係司司長余本林說,原產地累積規則大大降低了商品享惠門檻,這將鼓勵生產商更多使用區域內原產材料,便利成員國共同享受協定零關稅待遇,有助於本地區形成更加緊密、更具韌性的產業鏈供應鏈。

倪月菊分析稱,投資進一步自由化便利化,以及原產地累積規則實施,使成員國將更趨向於在RCEP區域內布局產業鏈和供應鏈,從而起到「穩鏈」和「強鏈」作用。隨着開放度提升、營商環境不斷改善,本地區對外資吸引力也將不斷增加,勞動生產率將隨之提升,從而促進成員國經濟快速增長、內部市場不斷擴大。

總體而言,倪月菊認為,更優惠的關稅稅率、更便利自由的貿易和投資環境,將進一步增強區域內貿易和投資黏性以及區域價值鏈韌性,促進成員國經濟增長,從而提升亞太地區在世界經貿格局中的影響力,促其成為世界經濟重要的增長極和風向標。

【責任编辑:  楊眉】

 


國務院豪派1100億超級紅包 年終獎稅收優惠再延2年

12月2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實施三項個稅優惠政策,其中就包括對年終獎稅收優惠延期兩年,對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稅收優惠延期一年。

根據測算,單獨計稅適合工資收入大於年終獎的個人群體。進一步看,根據測算,年終獎高於3.6萬元,且年終獎+年薪(五險一金、專項附加等扣除)高於9.6萬的群體來說將主要受益。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政策對能夠拿到高獎金的納稅人很可能影響小。

每年減輕個稅負擔1100億元

據央視新聞聯播,為減輕個人所得稅負擔,緩解中低收入群體壓力,會議決定,一是將全年一次性獎金不併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實施按月單獨計稅的政策延至2023年底。二是將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且需補稅或年度彙算補稅額不超過400元的免予補稅政策延至2023年底。三是將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單獨計稅政策延至2022年底。前述政策一年可減稅1100億元。

其中,獲得延期第一項優惠政策就是一段時間以來備受關注的「年終獎計稅方式將變」政策。該政策始於2019年1月1日,根據《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文件,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責任编辑:  朱劍明】

 

相關消息

Nothing found.


金观平:支持企业依法依规境外上市

  支持企业依法依规境外上市

12月24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国务院关于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的管理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及与之配套的《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一段时间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中概股经历了一轮大幅下跌,市场对境外上市活动预期不稳,甚至担心国家限制企业赴境外上市。此次相关制度规则对外公开征求意见,将明确监管政策,完善制度体系,打消市场疑虑。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境外上市在支持企业利用外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境内外投资者也通过投资上市公司分享了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红利。新规的出台再次说明,我国扩大开放的方向不会变,支持企业依法合规境外上市的态度也不会变。

 

境外上市必须合规,不仅要遵守国内法律法规,也要符合境外上市地的规则,这是制度型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对企业境外上市的监管还存在一些短板,相关管理法规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现行规范企业境外上市活动的法规基础主要是199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制定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早期,实践中也出现过个别境外上市企业严重违法违规,损害了中国企业的整体国际形象,对中国企业境外融资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境外上市规则全面修订,是完全必要的。

此次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是要在开放中谋发展,在规范中促发展,不是对境外上市监管政策的收紧。新规将为企业境外上市活动提供更加清晰、透明和可操作的规则,保持境外融资渠道畅通,促进企业依法依规开展境外上市活动,实现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

此次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统一对企业直接和间接境外上市活动实施备案管理,增强制度包容性。制度实施上,体现稳中求进、稳字当头,先从增量开始做起,对存量企业给予充分的过渡期,保障备案管理平稳实施。同时,新规明确加强境内外监管协作,压实市场主体责任。在规范管理的同时放开搞活,不对企业是否符合境外上市地发行上市条件等进行审查,也不搞变相审批,体现了“放管服”改革精神。

此次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给出负面清单,清晰设置了“红绿灯”,明确法律法规禁止上市融资、威胁或危害国家安全、存在重大权属纠纷、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等几类情形不可境外上市,满足合规要求的协议控制(VIE)架构企业备案后可以赴境外上市。这些规定解决市场重点关切和疑虑,有利于为企业境外上市活动构建更加稳定、更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此次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是我国深化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举措。改革的目的是继续大力支持企业境外融资发展,明确境外上市“不可为”领域,是统筹开放和安全的有效手段,将有利于促进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政策将极大提升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整体合规水平,更好发挥境外上市在促进科技进步、支持企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企业境外上市活动规范健康有序发展,有效保护境内外投资者合法权益。

境外上市制度的完善,体现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政策方向,将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用制度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充分体现了我国坚持规范和发展并重,推进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

【编辑:陈文韬】

 


廣州白雲機場成為全國首個千億級跨境電商空港口岸

 廣州白雲機場作為中國三大門戶複合樞紐機場之一,是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空中絲綢之路」的重要國際航空樞紐之一、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樞紐機場,更是世界級最繁忙的國際機場,有約230個通航點,航線網絡覆蓋全球。據來自廣州海關消息顯示,截至12月5日,今年廣州白雲機場口岸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1.5倍,成為全國首個跨境電商業務邁進千億元大關的空港口岸。
    直購進口量佔全國一半
    「得益於海關的有力保障,我們今年的業務量大幅增長,『雙11』直購進口包裹達240萬單,是去年同期的1.4倍。」廣州白雲國際快件中心有限公司業務經理謝先亮說。
    為支持廣州白雲機場口岸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電商國際樞紐港,廣州海關建立監管創新、通關保障、政策支持等全方位支持服務體系,推動跨境電商產業實現創新突破發展。
    「海關強化日常物流管控,通過『視頻監控+系統管控』等線上手段,結合『實地巡查+理貨抽查』線下監管,雙管齊下保證跨境電商業務穩定有序開展。」廣州白雲機場海關查驗二處查驗科科長馮麗介紹。
    廣州海關創新跨境電商線上「智慧服務」項目,支持企業綜合運用跨境電商個人額度自動化前置審核服務,合理調配跨境電商進口商品物流,累計為天貓國際、京東國際、中國亞馬遜、拼多多、考拉海購等國內主流電商平台提供服務3000多萬次,每年為企業節省綜合成本近1000萬元人民幣。
    目前,廣州白雲機場口岸開展有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直購進口、一般出口及企業對企業出口業務,是國內跨境電商業務模式最豐富、最靈活的區域之一。其中直購進口業務量在全國佔據領先地位。據估算,今年全國每進口100件直購進口商品,有約50件從廣州白雲機場發出。
    樞紐港吸引千餘家企業集聚
    「我們公司今年以來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超1.4億個包裹,貨值約160億元人民幣,相比去年增幅明顯。」廣州米倉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邱清雲介紹,該公司近年來持續擴展出口至東盟地區的跨境電商業務,產品遠銷海外,優質「國貨」獲得海外消費者好評。
    廣州海關與廣州空港委等口岸單位緊密合作,推進跨境電商全球集採中心項目建設,優化整合跨境電商產業鏈、供應鏈,推動臨空高端產業集聚發展,為珠三角特色製造業提供線上分銷渠道,吸引中遠海運、棒谷科技、芯雲智慧、米倉供應鏈等15家龍頭企業參與。
    憑藉優良的口岸營商環境,廣州白雲機場口岸吸引了中遠、寶能、香雪、唯品會等一批跨境電商龍頭企業進駐,各類型跨境電商相關企業超過1000家。目前,通過廣州白雲機場口岸進出境的跨境商品超過10萬種,2021年以來跨境電商進出口貨值雙雙實現上漲,業務規模連續7年居全國空港首位。
    廣州海關副關長許廣安表示,下一步,該關將持續完善業務流程,不斷釋放政策紅利,優化外貿結構和產業布局,繼續為跨境電商企業的發展減負增效,推動跨境電商等新興業態全面健康持續發展,推動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高水平開放,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 黃裕勇 通訊員 關悅)
頂圖:繁忙的廣州白雲機場空港口岸跨境電商出口區(關芸攝)
【責任编辑:   郭昕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