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全球擁有最多富豪的灣區
相關消息
「十四五」規劃為港青在大灣區成就夢想提供「定心丸」
2021 年 3 月 8 日
廣東第一外貿大省地位穩固 新業態蓬勃發展
2021 年 2 月 28 日
融合加速打造中國經濟「雙循環」重要樞紐 粵港澳大灣區呈現新格局
2021 年 2 月 22 日
深圳將定期發布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
2021 年 2 月 10 日
香港: 林鄭月娥(右)透過視像與歐洲大陸企業家和商界人士對談,介紹香港獨特營商優勢以及海外公司在香港的發展前景。
2021 年 2 月 9 日
香港政府 : 遙距營商計劃批逾3.4萬宗申請
2021 年 2 月 8 日
香港12月外匯儲備資產增59億
2021 年 2 月 6 日
政府明起資助居粵港人到港大深圳醫院覆診 每人資助上限人民幣2000元
2020 年 11 月 10 日
商務部:進一步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 嚴格實行「非禁即入」
中國吸收外資實現開門紅,前兩個月同比增長31.5%。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18日在例行發布會上介紹,今年前兩個月利用外資實現較快增長,主要原因是國民經濟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不斷增強,特別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帶動了部分高技術產業吸收外資快速增長,同時,部分去年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如住宿餐飲、批發零售等,也出現了較大反彈。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高峰表示,今年我國利用外資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今年利用外資將著重穩總量、優結構、提質量。具體來說,商務部將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進一步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深入清理負面清單之外限制措施,嚴格實行「非禁即入」。二是進一步發揮好開放平台作用。將統籌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國家級經開區等開放平台,完善不同平台區域的制度設計,使各平台在先行先試、差別化探索、推動創新開放等方面各領所長、相得益彰。三是強化對重點外資企業和項目的服務保障。進一步加大對重點外資項目在用地、環保、能耗、金融等各方面的保障力度,推動項目落地和建設平穩有序進行。此外,商務部還將在營造更加優良營商環境方面繼續加大力度,使外資進入中國以後,能夠省心、放心、安心地發展。
高峰介紹,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營商環境大幅改善,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已由2015年的第84位躍升至2019年的31位。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商務部將繼續推動修訂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減少准入限制。落實好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深入開展配套規章「立改廢」,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商務部還將繼續加強對重點外資企業和項目的服務保障,推動外資項目加快落地和建設。同時落實《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辦法》,加大外商合法權益保護力度,持續更新《中國外商投資指引》,不斷提升投資環境透明度和便利度。
《外商投資安全審查辦法》是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必要保障
今年1月份,中國實施《外商投資安全審查辦法》。新的辦法強調如果外商投資影響國家安全,發改委和商務部牽頭負責的工作機制可以作出禁止投資的決定。針對有些外商認為「投資影響國家安全」的定義不太明確。高峰介紹,《辦法》明確規定了應當進行安全審查的外商投資範圍,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投資軍工、軍工配套等關係國防安全的領域,以及在軍事設施和軍工設施周邊地域投資;二是投資關係國家安全的重要農產品、重要能源和資源等9個領域,並取得所投資企業的實際控制權。
高峰強調,對外商投資實施安全審查是國際通行做法,世界主要經濟體均已建立或正在完善外資安全審查制度。中國剛剛施行的《外商投資安全審查辦法》,是按照《外商投資法》及實施條例的要求,對我國外資安全審查制度的細化完善,是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必要保障,從長遠看有利於外資企業在中國更好地發展,不會給正常的外國投資者和企業增加不必要的負擔。(記者張麗娟)
相關消息
广津港口发起内贸港航服务联盟 构建京津冀—粤港澳交通主轴
2021 年 7 月 17 日
广州商事登记“跨境通”走进欧洲
2021 年 7 月 4 日
2020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145.5亿吨 港口规模居世界首位
2021 年 6 月 24 日
全球金属再生巨头:中国金属回收行业正处于爆发式增长的前夜
2021 年 6 月 20 日
集群论英雄!从一份名单读懂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
2021 年 6 月 14 日
江西「南大門」精準對接大灣區產業轉移
2021 年 6 月 12 日
廣州出台企業轉貸服務新規 轉貸成本可降80%
2021 年 6 月 5 日
文化和旅遊部:允許外國投資者依法在中國境內設立娛樂場所
2021 年 6 月 3 日
廣東銀保監局:通過貸款中介違規套取貸款購房或被追究刑責
廣東銀保監局近日發文表示,2021年以來,廣東銀保監局持續保持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整治市場亂象的高壓態勢,督促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貸款排查,嚴防貸款違規挪用流入樓市,多措並舉強化房地產金融風險防控。近期,廣東銀保監局接到群眾舉報,一些「貸款中介」冒用銀行名義,通過短訊、電話等方式,以 「利率低」「時限長」「放款快」等誘導購房者,推銷通過「經營貸」「消費貸」等方式從銀行套取資金,讓貸款「曲線」流入樓市,並從中謀取高額中介服務費用,甚至非法套取和不當使用個人信息等,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為此,廣東銀保監局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要對此類行為提高警惕,選擇銀行業金融機構和正規渠道獲取金融服務,警惕「貸款中介」誘導購房者違規套取貸款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
一、通過「貸款中介」違規套取貸款購房存在的風險
一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前收回貸款。消費者應按合同約定的借款用途使用貸款,貸款應專款專用。如果消費者挪用貸款,一旦銀行業金融機構跟蹤檢查和監控發現,將會採取提前收回貸款等措施,消費者也將承擔違約責任。
二是情節嚴重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國家對居民購房資金的來源有明確規定,杜絕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消費者通過「經營貸」「消費貸」等方式編造虛假材料套取資金購房,一旦最終無法清償、造成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損失等情節嚴重的,消費者和「貸款中介」將被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是消費者的信用紀錄將會出現「污點」。消費者將會因為其未按照合同履行義務、造假等行為而被銀行業金融機構嚴格登記在案,作為與借款人後續合作的信用評價基礎,並作為個人不良信息報送至人民銀行徵信系統。如其造假行為造成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損失等情節嚴重,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的,其信息還將錄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並通過該名單庫統一向社會公布,實施聯合懲戒。
四是「貸款中介」違規收取高額的中介服務費。有的「貸款中介」打著銀行旗號,以低息為誘餌招搖騙市,消費者到了真正簽協議的時候才發現,中介會收取很高的服務費用,折合貸款成本甚至超過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房貸利率,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五是存在個人信息使用不當和洩露風險。一些「貸款中介」罔顧消費者利益,非法套取個人信息,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其個人信息向他人洩露,二次或多次進行出售來非法獲取利益,有的「黑中介」甚至讓消費者貸款後騙走其貸款,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二、消費者應從五方面提高風險防範意識
一是及時了解國家房地產調控及貸款政策。按照國家「房住不炒」的調控原則,從2021年1月1日起,兩項房貸新規正式開始實施,其中,根據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聯合發布的《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對銀行貸款中房地產貸款佔比進行限制,相關指標設定充分考慮銀行業金融機構實際情況,並採取了分類分檔、差別化過渡期,區域調節機制等多種機制安排,目前,大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符合管理要求。對於真正的自住購房者和首套房而言,監管部門和各地政府的政策傾斜和優惠依然存在。
二是提高風險防範意識。消費者對於陌生來電、非正規網絡途徑誘導套取貸款,推銷「低息快捷」「免抵押擔保」貸款業務等行為,應保持警惕,不要輕信,要注意保護個人重要信息,防範上當受騙、資金受損。
三是維護良好的信用紀錄。消費者應誠實守信,愛護自己的信用紀錄,增強契約意識,依法依約參與金融活動,共同營造良好的社會誠信環境,而不能違反合同約定,更不能採取欺詐手段騙取貸款,以身試法。
四是通過正規渠道申請貸款。消費者如果有資金融通需求,應通過正規渠道從銀行業金融機構申請貸款買房。如對金融業務存在疑問,可通過官方渠道向有關銀行業金融機構諮詢核實。
五是妥善應對並及時反映情況。消費者如與此類「貸款中介」性質的主體發生糾紛,可向當地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進行投訴維權。如 「貸款中介」非法從事銀行業金融機構業務活動的,可向銀保監會派出機構舉報。如遭遇此類「黑中介」詐騙,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提供線索,或向中央網信辦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網址http://www.12377.cn)舉報投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相關消息
個人破產實施首月 深圳中院共收到260件破產申請
2021 年 4 月 12 日
深圳公積金改革:非按月發放的勞動報酬不再強制納入繳存基數
2021 年 4 月 7 日
廣東將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立法進程
2021 年 4 月 2 日
廣東首次採用遞補機制遴選出員額法官人選
2021 年 3 月 31 日
深圳法治又推創新舉措:以「中立評估」推動「源頭治理」
2021 年 3 月 26 日
廣州增城:創新招商方式 客商接踵而來
2021 年 3 月 26 日
大灣區規則銜接及機制對接成法治實踐熱點
2021 年 3 月 24 日
廣東銀保監局:通過貸款中介違規套取貸款購房或被追究刑責
2021 年 3 月 17 日
香港《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上升一位
英國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今日(三月十七日)聯合發布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香港的總排名為全球第四位。
政府發言人表示:「香港是全球四大領先金融中心之一,較去年九月報告中的排名上升一位。我們注意到,報告中總排名第二至第四位金融中心的整體評分非常接近,各中心之間僅一分之差。在所述以數據為依歸的五類競爭力領域中(即營商環境;人力資本;基礎設施;金融業發展水平;及聲譽和綜合),香港的排名均為首五位。」
發言人補充說:「各金融中心的整體評分尚未回復到二○一九年的水平。報告指出,這反映國際貿易情況、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以及地緣政治的大環境帶來持續的不確定性。」
「過去一年多,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反覆變化及環球眾多不穩定因素的影響下,國際金融市場變得更為波動。儘管如此,香港金融市場一直暢順運作,聯繫匯率制度及各個範疇運作良好。與此同時,香港擁有國際金融中心的制度優勢,市場高度開放和國際化,具備穩健的基礎設施配套,並與國際接軌的規管制度、法治體制、大量的金融人才和產品、以及資訊和資金自由流通等優勢。這些競爭優勢將持續鞏固香港作為全球領先金融中心的地位。」
「香港是環球企業的理想集資平台,是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地。此外,我們也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及亞洲第二大的私募基金中心。」
發言人補充指:「全國人大剛通過了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當中確立了香港在國家整體發展中的重要功能定位,其中與金融業發展相關的包括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功能、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以及深化並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我們會繼續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加強香港作為通往內地和國際市場雙向門戶的橋樑角色,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機遇,在國家的『雙循環』格局中作出貢獻。」
自二○○七年起,《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於每年三月和九月發布。第 29期報告評估114個金融中心,香港的總排名為全球第四位,整體評分為741分。
香港時間19時07分
相關消息
東莞松山湖獲批「科創中國」試點園區
2021 年 6 月 3 日
何立峰: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
2021 年 6 月 1 日
粤港澳大湾区至东盟国际班列首发
2021 年 5 月 25 日
南京至荷兰蒂尔堡中欧班列首发
2021 年 5 月 10 日
廣東發布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專利導航成果
2021 年 4 月 30 日
香港蟬聯亞太區最昂貴零售街區榜首 廣州體育西及珠江新城逆市增長
2021 年 4 月 24 日
大灣區·大未來】滙豐集團全球大數據的「家」在佛山
2021 年 4 月 20 日
廣東50餘萬家企業「上線用雲」
2021 年 4 月 18 日
《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將於5月1日起實施 督促網絡交易經營者依法合規經營
據新華網報道,近年來,我國網絡交易蓬勃發展,「社交電商」「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快速壯大,為網絡經濟增添了新的活力,為穩增長、促消費、擴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不少問題,社會各界呼喚完善相應的監管規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於3月15日制定出台《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據了解,《辦法》是貫徹落實《電子商務法》的重要部門規章,對相關法律規定進行細化完善,制定了一系列規範交易行為、壓實平台主體責任、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具體制度規則,對完善網絡交易監管制度體系、持續淨化網絡交易空間、維護公平競爭的網絡交易秩序,營造安全放心的網絡消費環境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辦法》共5章56條,包括總則、網絡交易經營者、監督管理、法律責任和附則等內容。《辦法》明確了網絡交易監管堅持鼓勵創新、包容審慎、嚴守底線、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原則,提出推動完善多元參與、有效協同、規範有序的網絡交易市場治理體系,對網絡經營主體登記、新業態監管、平台經營者主體責任、消費者權益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等重點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
針對網絡經營主體登記問題,《辦法》對《電子商務法》規定的「便民勞務」和「零星小額」兩類免於登記情形進行了具體界定,即個人通過網 絡從事保潔、洗滌、縫紉、理髮、搬家、配製鑰匙、管道疏通、家具家電修理修配等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或者年交易額累計不超過10萬元的依法無須進行登記。
針對網絡交易新業態監管問題,《辦法》對當前「社交電商」「直播帶貨」等網絡交易活動中的經營者定位作出了明確規定。網絡社交、網絡直播等網絡服務提供者為經營者同時提供網絡經營場所、商品瀏覽、訂單生成、在線支付等網絡交易平台服務的,應當依法履行網絡交易平台經營者的義務。通過上述網絡交易平台服務開展網絡交易活動的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平台內經營者的義務。
針對壓實平台責任問題,《辦法》規定了平台應當每半年向住所地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報送平台內經營者身份信息;平台要對平台內的經營活動建立檢查監控制度,並對違法行為及時處置和報告;平台不得干涉平台內經營者的自主經營,不得通過各種手段禁止或者限制平台內經營者自主選擇多平台經營、自主選擇快遞物流等交易輔助服務提供者等。
針對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辦法》要求,經營者不得將搭售商品等選項設定為消費者默認同意,不得將消費者以往交易中選擇的選項設定為消費者默認選擇;要求自動展期、自動續費服務的經營者應當在消費者接受服務前以及展期、續費前五日,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由消費者自主選擇等。
針對個人信息保護問題,《辦法》規定了網絡交易經營者應當明示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消費者同意;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消費者同意收集、使用與經營活動無直接關係的信息;在收集、使用個人敏感信息前,必須逐項取得消費者同意;未經被收集者授權同意,不得向包括關聯方在內的任何第三方提供。
《辦法》還針對虛構交易、誤導性展示評價、虛構流量數據等新型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了明確規制,禁止各類網絡消費侵權行為。
《辦法》的出台實施有利於指導督促網絡交易經營者依法合規經營,更好規範網絡交易秩序,保護網絡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我國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辦法》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原《網絡交易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相關消息
個人破產實施首月 深圳中院共收到260件破產申請
2021 年 4 月 12 日
深圳公積金改革:非按月發放的勞動報酬不再強制納入繳存基數
2021 年 4 月 7 日
廣東將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立法進程
2021 年 4 月 2 日
廣東首次採用遞補機制遴選出員額法官人選
2021 年 3 月 31 日
深圳法治又推創新舉措:以「中立評估」推動「源頭治理」
2021 年 3 月 26 日
廣州增城:創新招商方式 客商接踵而來
2021 年 3 月 26 日
大灣區規則銜接及機制對接成法治實踐熱點
2021 年 3 月 24 日
廣東銀保監局:通過貸款中介違規套取貸款購房或被追究刑責
2021 年 3 月 17 日
廣東出台3.0版「促進就業九條」穩就業
3月15日上午,廣東省人民政府就《廣東省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若干政策措施》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紅山對3.0版「促進就業9條」做了介紹,通過減輕企業負擔、鼓勵創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提升勞動力技能水平等9方面措施穩定和擴大就業,提出59項政策舉措,總體可以概況為「減負擔、育增長、穩重點、強技能、優保障」5個方面。自2018年以來,廣東「促進就業九條」持續升級,目前已推出3.0版。
廣東省政府新聞發布會現場
多項社保降費政策實施期限延長
3.0版「促進就業九條」中首提「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崗位」,新政明確表示,各地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累計結餘(剔除一次性預繳基本醫療保險費)可支付月數超過9個月時,可階段性降低用人單位繳費費率,實施期限至2021年12月31日。
此外,全省統一實施階段性下調工傷保險費率50%的政策,還將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失業保險浮動費率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4月30日。
港澳青年、大中職院生就業有補貼
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廣東將進一步擴大國有企業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數量,並向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適當傾斜;實施「社工雙百工程」,開發一批社會工作服務崗位,還將支持開展「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支持港澳青年在廣東就業,計劃實施期間,有條件的地區可對參加人員按不超過每人每月1000元標準給予生活補助。
另外,將加大力度實施就業優先、鼓勵創業、提升技能、促進重點群體就業等措施。此外,特別將三項工程單列一條:發揮「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等工程促就業功能。特別明確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應屆畢業生到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就業,符合條件的可參照高校畢業生申請每人5000元標準的基層就業補貼,支持符合條件的員工制家政企業申請最高額度5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
「鄉村工匠」工程和「農村電商」工程,在村(居)建設一批農村電商基層示範站,按規定給予每個示範站不超過10萬元標準的一次性補助;明確創業帶動5人以上就業的借款人,個人最高貸款額度可提高至50萬元。
小微企業和個體戶可疊加享受稅收惠政
3.0版「促進就業九條」提出了實現重點群體稅收優惠「免申即享」政策,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黨委委員、總審計師李榕濱介紹,對重點群體人員創業給予限額減稅政策,其中包括登記失業半年以上的人員,應屆高校畢業,零就業家庭勞動年齡內登記失業人員,城市低保家庭勞動年齡內登記失業人員。就業方面對招用重點群體人員就業的企業給予限額減稅政策。
此外,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多條更有力度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減稅政策,符合條件的納稅人,既可以享受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普惠性減稅政策,也可以享受對創業就業的限額減稅政策。
在優化流程方面,廣東省稅務局將通過部門間大數據應用,精準定位符合政策條件的重點群體人員和吸納重點群體就業的企業,相關人員和企業無需再向人社部門提出申請核實條件,而是直接在納稅申報時系統就能自行判斷自行享受優惠政策。
另據介紹,經測算,預計今年全省需支出82億元,保障3.0版「促進就業九條」政策實施,包含兩個部分:一是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安排50億元,用於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2020年失業保險基金滾存結餘為473億元)。二是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安排32億元。(記者 李芳、余文蓮)
廣東省稅務局:這些群體創業就業有稅收優惠……
3月15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發布會,省人社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和省稅務局相關負責人現場解讀《廣東省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若干政策措施》(簡稱廣東3.0版「促進就業9條」)。省稅務局黨委委員、總審計師李榕濱表示,現行促進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收優惠政策包括創業和就業兩方面,扣減標準分別為14400元和7800元。
「3.0版促進就業9條」提出要實現重點群體稅收優惠免申即享。有哪些稅收優惠?「現行促進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收優惠政策包括創業和就業兩方面。」李榕濱表示。
在創業方面,對重點群體人員創業給予限額減稅政策。重點群體人員包括持有《就業創業證》的以下四類人員:1.登記失業半年以上的人員;2.應屆高校畢業;3.零就業家庭勞動年齡內登記失業人員;4.城市低保家庭勞動年齡內登記失業人員。這四類人員創辦個體工商戶的,可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14400元的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在就業方面,對招用重點群體人員就業的企業給予限額減稅政策。企業招用持有《就業創業證》並且登記失業半年以上的人員,可在3年內按實際招用人數以每人每年7800元限額依次扣減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業所得稅。
李榕濱解釋,這裏14400元和7800元的扣減標準都是在國家規定標準基礎上按最大上浮幅度確定,即「能減則減」頂格給予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收優惠。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多條更有力度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減稅政策,這些政策和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收優惠是可以疊加享受的。「就是說,符合條件的納稅人,既可以享受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普惠性減稅政策,也可以享受對創業就業的限額減稅政策。」
港深兩地首次實現電子病歷互通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加速,灣區內居民交流日益密切,提升跨境醫療服務保障能力,成為大灣區協同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一環。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港深跨境醫療融合成為熱議話題。
據內地媒體14日報道,深圳市已正式審議通過《關於加快推動醫療服務跨境銜接的若干措施》,包含3大層面11項措施,覆蓋醫療一體化融合建設的方方面面。在可見的未來,大灣區優質醫療資源將更加普惠,港澳籍居民在深就醫更便捷,醫療體制銜接將更順暢,共繪「健康灣區」藍圖。
加強跨境醫療服務銜接 在深港澳籍居民就醫更便捷
長期在深居住的香港居民黃伯,看病已習慣到港大深圳醫院。自從該院試點可使用香港「長者醫療券」後,78歲的黃伯成為首批受益者。「以前,要回香港享受免費醫療,太遠不方便;而在深圳看病,又要自己掏錢。現在政策打通了真好,方便了我們這些在深港籍老人。」年滿70歲以上的在深香港長者可使用「長者醫療券」免費醫療,是港大深圳醫院最早實施的一項深港醫療合作試點,據了解,截至目前,受惠跨境長者達6000多人,最高齡者107歲。
根據《關於加快推動醫療服務跨境銜接的若干措施》要求,深圳與港澳兩地將進一步推動跨境醫療資源的便捷流通,推動衛生健康規則銜接貫通。今後,類似於「長者醫療券」的這類跨境對接醫療服務,範圍和種類將繼續擴大。此外,深港還將探索跨境就醫轉診、急救轉運以及跨境醫療費用結算的解決。這意味著港澳居民在深圳工作、生活將獲得更加便利的醫療保障。
對此,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醫療服務及教學副院長李詠梅介紹,深港醫療服務的一體化正在加速推進中,「去年疫情高峰期,港大深圳醫院順應需求,推出了『香港醫管局在粵慢病患者複診特別支援計劃』,為不能返回香港就醫的醫管局慢病複診患者,提供就地醫療服務,截至目前,已經服務患者7000多人次,現在這支援計劃仍然在實施中,深受患者歡迎。」此外,她還提到深港首次實現了電子病歷互通,她強調這將是深港醫療合作「里程碑」式的事件,「這一步非常關鍵,將為未來兩地醫療互通互融,打下重要的基礎。」
優質醫療資源加大供給「港藥通」即將落地深圳
加大優質醫療資源供給,促進深圳與港澳醫療服務同質化,與國際水平接軌,是跨境醫療融合的重要內容。記者了解到,很快,深圳的患者也能和港澳患者一樣,能夠第一時間使用國際新藥、新設備、新技術了。
作為首家「國際新藥准入」指定試點機構,港大深圳醫院副院長李詠梅介紹,授權深圳可以使用香港已經上市的藥品,被稱為「港藥通」。目前,該院正積極配合廣東省、深圳市藥監部門,推進在港已上市藥品器械臨床應用准入申請,制定使用後不良反應報告及管理制度,「首批將有10多種國際新藥落地深圳,涵蓋腫瘤、罕見病、呼吸道疾病等多個病種。目前,審批流程已接近尾聲,『港藥通』應該會在近期推出。」
據深圳市衛健委透露,深圳已在加快通過特區醫療條例的立法,突破技術方面准入方面限制,減少限制跨境藥物、醫療設備和技術的條框。
打破跨境醫療體制壁壘 香港醫生可「轉評」內地職稱
長期以來,港澳地區和深圳在醫療體制、醫院管理、就醫程序等方面有諸多不同,為跨境融合帶來不少障礙。「比如:香港的醫院評審評價制度和深圳的不一樣,香港醫生的專業技術能力評價體系和深圳不一樣,內地醫療機構對臨床技術的准入標準也和香港的不一樣等等。」深圳市衛健委體改和基層處處長李創表示,隨著跨境醫療一體化的深入推進,這些機制壁壘將有望逐漸被打通。
首先實現「破冰」的是,香港醫生技術水平認證體系和內地職稱體系的打通。據記者了解,目前,港大深圳醫院在深執業的部分港籍醫生,正在進行內地技術職稱體系的轉評,首批港籍「正高」、「副高」專家即將誕生。「這不僅方便醫生跨境執業,居民跨境就醫,更能加深深港醫療科研合作,讓港籍醫生更多地能參與到內地的醫療科研中,發揮智慧和能量。」一位港籍顧問醫生這樣告訴記者。
此外,今年下半年,港大深圳醫院還將啟動「深港醫學專科培訓中心」招生計劃,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醫學人才培養模式;註冊成立「深圳市醫院評審評價研究中心」,計劃2021年內完成並通過ISQua國際認證,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內國際化醫院質量評審認證一體化。
推進一體化合作平台建設 在河套打造國際化臨床試驗中心
在探索完善醫療服務跨境銜接的同時,深圳將加強深港醫療合作平台方面的建設。據了解,位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轉化醫學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加緊建設,中心前期研究方向為腫瘤、生殖健康、器官移植、3D打印,後期逐步將在神經醫學疾病、疫苗研發、外科轉化等關鍵領域發展,打造五位一體的國際化臨床試驗中心。
下一步,深圳還將鼓勵更多港澳醫療服務機構來深辦醫,擴展醫療合作平台,給患者帶來更多元化的選擇。設址阪田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佔地面積超9萬平方米,規劃床位3000張,預計2026年底建成開業,將引進港中文大學腦神經血管中心等優勢重點學科;位於西麗剛開業不久的深圳禾正醫院,也是一家港資民辦醫院,規劃床位1200張,未來將打造脊柱微創中心、結節中心等六大重點專科中心。
【一流湾区】展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开放:数字金融加速
“粤港澳大湾区”连续第五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从2017年的“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到2021年“扎实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三地携手,推动大湾区规划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两会正当时,“大湾区”“金融开放”无疑是代表们频频关注的热词。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货币”的特殊环境下,要实现跨境金融开放创新充满挑战。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门金融管理局宣布在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后,今年2月,内地和港澳监管部门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距离有关业务开展又迈进一步,更多的金融创新举措指日可待。
在这个庞大的议题下,透过多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十四五”期间大湾区金融开放的未来正在渐渐清晰。
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局长白鹤祥在其议案中指出,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上海和香港在岸离岸两大金融中心错位发展的格局,粤港澳大湾区要把握机遇、整合优势、强化联动,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基础上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枢纽,将推动我国金融业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一中心”“一枢纽”格局。
白鹤祥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可建设五大枢纽:即金融科技枢纽、创新资本枢纽、绿色金融枢纽、人民币资产配置枢纽、金融制度创新枢纽。建设两大市场:在岸市场在维护以上海为核心的内地统一金融市场前提下,建立健全资本市场、碳金融市场及区域性交易市场,同时强调发展新兴金融,拓展金融发展空间;离岸市场强调发挥香港金融的引领带动作用及港澳的独特优势,以人民币国际化为核心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离岸在岸市场互动方面,强调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特色,相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形成差异化建设路径。
为加速这一枢纽建设,白鹤祥建议推动金融资源向国际金融枢纽倾斜。建议鼓励和支持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建立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的工作机制,支持各类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集聚发展,支持创建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应用、金融“单一通行证”机制以及“新股通”“保险通”“碳市通”互联互通安排等改革创新。
数字经济加速金融开放
悄然出现百姓手机钱包中的数字货币,也是两会期间金融领域的热点话题。
坐落于大湾区的深圳作为数字货币最早落地的试点区域,在2020年10月首次落地时就引发了围观和刷屏。而今年,数字货币有望在更多城市进行更多场景的应用落地测试。因此,不少代表委员提出,应进一步扩大数字人民币试点,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应用。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认为,我国央行率先在全球提出正式实施数字人民币,也就是说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应用未来可期。并且,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必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全国政协委员、高锋集团董事局主席吴杰庄也将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力放在了数字货币身上,并进一步将视野扩展至了数字经济。他表示,“十四五”开局之年,数字经济发展在加速粤港澳大湾区拥有独特的制度及市场优势,不仅有自贸区特别政策可以打开对外力度,还有香港独特的国际金融中心定位,必能助力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
在今年的提案中,吴杰庄提出了多个具有初创性想法,包括打造国际级保险科技园区、以保险服务中心为试点研究开发跨境支付保费应用场景、打造以数字人民币为主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等。
至于为何选择保险这一场景,吴杰庄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年国家在不断推动保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计划于粤港澳大湾区设立港澳保险售后服务中心,可以考虑扩大内地与香港的互联互通,通过保险作为人民币平稳有序地国际化的应用场景作试点。
他具体指出,截至2019年底,大湾区保险业保费收入约人民币1万亿元,占全国(含港澳地区)总保费收入约23%,潜力无限,还有上升的空间。加上国家推出不少政策,如2020年《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为大湾区保险科技发展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吴杰庄认为,香港拥有独特的优势,不但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同时亦是多年来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能产生很大的功能和定位。而保险服务方面,不少粤港澳大湾区的居民在香港购买保险,保费缴交是其中一项可研究和考虑的重要跨境支付试点,也可通过这个应用场景来落地数字人民币的具体使用。
全国政协委员、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则建议,推进数字人民币进一步用于“跨境理财通”产品的交易,透过实现数字货币的跨境使用,促进大湾区的资金流动。
“数字人民币若能运用在‘跨境理财通’产品,并透过香港建立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所需的对接机制,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从经常项目向资本项目开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有助提升日后数字人民币在国际的竞争力。”李民斌说。
赵锡军同时指出,要实现数字人民币跨境运行,需要配套更加成熟、完善的制度环境。一方面,我们与国际金融机构在清算、结算的合作进入成熟轨道。另外,基于数字货币的互联网“基因”,格外需要防范人们用以“跨境洗钱”等犯罪活动,因此监管要求也会水涨船高。
开放加码 监管渐进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宣布了50多条对外开放措施,涉及取消或放宽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放宽外资机构和业务准入条件、扩大外资机构业务范围等多个方面。
截至目前,开放措施涉及的法规修订和制定工作已基本完成,第一家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外方独资人寿保险子公司等一批具有标志意义的外资项目已相继落地。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面临的各类开放风险和挑战也在增多。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放的吸引力还会不断提升,金融开放将面对新机遇。
对此,尚福林指出三点对策,一是营造与高水平开放相配套的制度环境,鼓励中外金融机构平等竞争、深化合作、互相借鉴、促进创新。二是在扩大开放中持续提升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三是提高开放条件下的宏观金融管理和风险防控能力,最终全面与国际最佳实践对接,为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创新和开放进程的加深,越发考验监管的智慧。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对于金融监管的力度和尺度,使用了“审慎”一词。
赵锡军指出,在当前时期,一方面应当鼓励金融创新活动,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创新活动的结果。在这两者之间,建立一个相对比较动态的平衡,就是“审慎”。另外,创新试点必须先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如果规模扩大,影响市场竞争或损害消费者权益,就应该叫停或者勒令整改,也就是“审慎”。
开放必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以数据互通为例,李民斌指出,建议粤港澳三地分阶段、审慎有序地进行试点数据互联共用,让金融机构既能符合客户尽职调查等合规要求,又能提升运作效率。
具体来看,首阶段可以允许母行注册在香港、澳门以及大湾区内地城市的金融机构,在大湾区内实现集团内数据互通,并由三地金融监管机构协商制定最低标准,以确保数据安全性和统一监管。其次,建立多元金融纠纷解决机制。可进一步研究设立大湾区金融法院,专门处理区内涉及跨境的金融纠纷,提高处理效率,并在仲裁流程中引入港澳金融专家辅助,有利于大湾区跨境金融民商事案件司法裁判尺度标准化、规范化。
(作者单位: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相關消息
東莞松山湖獲批「科創中國」試點園區
2021 年 6 月 3 日
何立峰: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
2021 年 6 月 1 日
粤港澳大湾区至东盟国际班列首发
2021 年 5 月 25 日
南京至荷兰蒂尔堡中欧班列首发
2021 年 5 月 10 日
廣東發布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專利導航成果
2021 年 4 月 30 日
香港蟬聯亞太區最昂貴零售街區榜首 廣州體育西及珠江新城逆市增長
2021 年 4 月 24 日
大灣區·大未來】滙豐集團全球大數據的「家」在佛山
2021 年 4 月 20 日
廣東50餘萬家企業「上線用雲」
2021 年 4 月 18 日
大湾区轨道交通加密!广佛莞迈向同城化
“过了桥,还是广州人。”这是位于与广州一江之隔,东莞麻涌镇一处楼盘广告。家住天河的陈先生,一次周末到东莞华阳湖,发现停车场几乎都是粤A车牌。从城市发展来看,东莞介于香港、广州、深圳三个国际性大都市之间,欣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历史机遇,近年来,人才和资金大量涌入东莞。
1月24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葛长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广州地铁28号线将在东莞松山湖和深圳的地铁接上。这也意味着,作为中国的四座明星明星城市,广佛莞深有望通过轨道交通连为一体。
“东莞可以是深圳都市圈成员,也可以是广州都市圈的一员。都市圈划分不是行政区划,可以相互重叠,主要是能让各类要素自由流动。”日前,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在一场聚焦“广佛莞同城”的智库座谈会上,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广州地铁28号线
布局番禺莲花湾,缝合广佛莞同城关键拼图
2月24日,广州市番禺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开幕。备受关注的是,“东部莲花湾”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莲花湾位于广州番禺东部,属于珠江后航道,陆域190平方公里。从地图上看,佛山与东莞分别位于广州左右两边。广佛莞三座城市,正好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顶部小三角。番禺,则是广州“缝合”佛山和东莞的重要支点。
过去,因为东江和狮子洋阻隔,佛莞两地交往不算密切。随着都市圈建设的推进和轨道交通建设提速,为广佛莞打开联动发展新空间。
“以往,珠三角多是按照广佛肇、珠中江、深莞惠划分,‘广佛莞同城’提的人较少”,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温洋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表示,作为广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广州在教育、医疗、美食等方面对周边城市有较大吸引力。从同城的角度看,人流、物流、产业和资金的流向,决定着同城化的方向。目前来看,广州金融业显著落后于深圳。温洋建议,要实现广佛莞同城,广州务必要提升城市对产业和资金的吸引力。
数据显示,2020年广州金融业增加值2234.06亿元,同比增长8.3%,占GDP比重8.9%,规模居全国大城市第4位。今年1月22日,中国证监会宣布,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正式批准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将加大广州对物流、产业和资金的吸引力。
地铁互联互通,寻找同城化公约数
一条地铁规划线路,则让广佛莞同城照进现实。
今年广州都市圈要开通8个项目,其中广州28号线地铁将往西连到佛山,往东连到东莞。这条串联广佛莞的广州28号线,途经东平新城、芳村、鱼珠、新塘。规划里程107公里,投资953亿元。
此外,覆盖广州、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七城的广州都市圈城际铁路,也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都市圈城际铁路,跨过山和大海,在大湾区地图中写下了一个“大”字。
回顾历史,正是2010年广佛线的开通,大大提升了广佛同城速度。打通狮子洋的天堑,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等8个项目力争在今年内开工建设,将为三地同城埋下“种子”。
东莞城市更新研究专家胡青善发现,广佛莞同城,实际上有三组关系,即广佛、穗莞和佛莞。佛莞本身产业关联性不强,三地可能还存在一定产业竞争。对比来看,围绕电子信息产业,深莞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城市分工体系。东莞与广州同城化,还主要集中在教育和医疗。胡青善建议,三地同城要找到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实现同城化的效益。
强化文化认同:打造湾区同城典范
“香港人中不少都是广府人和客家人”,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原副巡视员蔡志华认为,打造广佛莞同城,不能忽略三地的文化认同。从粤剧到岭南画派,广佛莞可加强岭南文化交流,这对于提升大湾区文化认同,具有非常强的示范效应。
东莞理工学院经管学院副院长帅建华认为,不可否认,相比穗莞同城,深圳产业输出更加直接,同城化的脚步更快。广佛莞同城,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实现政府有收益、民间有收获、文化有认同。
广州世联行首席技术官黎振伟认为,作为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广州在做好与周边城市同城化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身吸纳力和输出力,做好开放与沉淀的平衡,强化岭南文化的中心地位,提升大湾区广州岭南文化认同。
搭建平台,推动同城便利落细落实
胡刚认为,从大湾区的地理位置看,番禺、莞城和禅城是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佛莞城际、广州28号线的建设,对于东莞来说,也是个新的发展机会。番禺莲花湾片区可以打造成三地同城化新平台。
从广州南站布局番禺,到广州呼吸中心落户金沙洲,广州的基础设施都体现了规划的前瞻性,大大提升了广佛同城含金量。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柳立子观察到,东莞挨着深圳的镇街发展得特别快。相比来看,东莞紧挨广州的镇街,发展相对落后。对于东莞而言,推进广佛莞同城,关键在于提供三地同城化实惠。
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谭锦钊认为,大湾区发展要有前瞻性,从南沙划入广州市,到广佛同城再到广清同城的推进落实,都是在一次次专家论证后实施,最终走向现实,关键是思想要统一。
华南城市研究会顾问黄穗诚认为,未来,在广佛莞同城的布局中,不仅要重视市场化的选择,更不能忽视政府部门前瞻性的规划指引。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特聘教授黄元才认为,增城建设广州东部交通枢纽,正是推进穗莞同城的关键布局。
广州周边有清远、中山、惠州、东莞、佛山五座城市。广州与佛山、东莞人员交往、产业合作,相对其他城市更加密切。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王瀚认为,可以先从相邻区镇切入推进广佛莞同城。
面对大湾区这个发展机遇,东莞确立了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价值追求;佛山也确定发展目标: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柳立子认为,作为广东省会,广州更应该从东莞和佛山的目标思考,同城的方式和路径。
“佛山三龙湾西联,过一个桥就到广州南站;广州东进,过个东江就到了东莞。”帅建华建议,三地可以聚焦民生痛点,先难后易朝着广佛莞同城目标,走得更深、更远。
南方日报记者 朱紫强
相關消息
广津港口发起内贸港航服务联盟 构建京津冀—粤港澳交通主轴
2021 年 7 月 17 日
广州商事登记“跨境通”走进欧洲
2021 年 7 月 4 日
2020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145.5亿吨 港口规模居世界首位
2021 年 6 月 24 日
全球金属再生巨头:中国金属回收行业正处于爆发式增长的前夜
2021 年 6 月 20 日
集群论英雄!从一份名单读懂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
2021 年 6 月 14 日
江西「南大門」精準對接大灣區產業轉移
2021 年 6 月 12 日
廣州出台企業轉貸服務新規 轉貸成本可降80%
2021 年 6 月 5 日
文化和旅遊部:允許外國投資者依法在中國境內設立娛樂場所
2021 年 6 月 3 日